读《巴菲特传》
余果 书作为一个互联网人,当被问及“你的偶像是谁?”,很多人会回答乔布斯、张小龙,但我会回答“巴菲特”。
一、他有洞察商业本质的能力。从财务数据,他就能洞察几乎所有的生意本质,这种磨炼一种不变的能力的方法非常值得互联网人(尤其是追逐框架的前端开发和追逐设计风潮的运营设计师)学习。
二、他有不从众的能力。在熊市时大笔买进,不觉得有任何问题,牛市时冷静退出。不管别人用什么方法成功,他坚持只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来工作。
三、他有克制创新的能力。在收购报纸后,他洞悉到报纸的本质是一个城市的流量桥,他只需要收费就行了。管理层提出的创新几乎全被他驳回,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收入,这是生意的本质。
四、他有克制自己做大的能力。盈利优先,股东利益优先(而不是管理层)。
五、乔布斯、张小龙抽象出来的世界模型也许在产品设计、社交方面完美匹配,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生意(比如2B)。但是巴菲特的模型在全部的生意中都完美匹配。
六、他驳斥“有效市场理论”完全说服了我,这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求索的世界观。“有效市场理论”可以推演出“不思考”的结论:假如市场是有效的,所有信息和能力都体现在价格中,那我就无须挑选也能选中好股票。假如市场是有效的,那我买房也无须看房了,买在宝安和深圳湾都一样,反正都体现在价格中了。
还有很多很多,以下是我的摘录。
倾听自己的声音
我强烈的渴望变富有,这并不是因为我想开法拉利跑车,而是因为我迫切的想独立。
巴菲特对华尔街盛行的这种从众心态和运营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我的看法或许有带有偏见,但我认为手里拿着一大堆鱼龙混杂的股票,又想实现出色的投资业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还有人在定期聚会,大谈特谈地球是方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有重要人物,能说会道的人或大多数人支持我们,就觉得心情舒畅,同样我们也不应该因为这些人不赞同我们的观点,就感到万分沮丧。
1967年,投机经营经营的基金利润高达116%,远远超过了巴菲特任何一年的业绩,巴菲特为什么不简单跟进买进?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的想法,这既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也是为合伙人的利益考虑,对于当时的投机风潮,他写道:
自从我分析判断背道而驰,或许这是我的偏见,更不符合我的投资风格,我是不会拿自己的钱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投资的,我确信也不会用你们的钱来这样投资,
理性美
巴菲特从未在股市上有过任何惊人的大手笔,但是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内行,他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因为他早年就不断储备知识,而且能够用一种理性的方式把知识转化成创造财富的动力,能打动他的并不是什么信念,而是那些逻辑严谨连贯缜密的事实根据。
对于巴菲特来说,所谓属于自己的声音,并不仅仅是挣钱。它更是一种缜密的推理,选对一只股票,就像下国际象棋时,走出一步妙棋一样,两者都能体现出一种纯粹的理性美,都代表着一种智力上的有益求索。
关于迪斯尼的经营状况:
迪斯尼公司股价的大部分波动,并非来自公司本身经营状况的改变,而是来自公众认知判断的改变,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能够比散户领先一步,就是因为他们投资方向的转变,比广大散户飞逝流转的想法改变,还要再快上半拍,凯恩斯曾说过,我们已经进入三级价格歧视阶段,我们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来预测广大股民的普遍观点。
巴菲特真切知道自己并不擅长这种交易,他也不想做这种尝试,他说:
实话实说,面对现在的游戏规则,我已经有些凌乱了,但在一点上我是清醒的,我不会放弃之前的某种行为方式,并未完全掌握它的逻辑性(尽管这有可能意味着放弃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暴利),转而接受一种连我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没有成功付诸实践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有可能导致资金一旦遭受重大损失,就再也收不回来。
股市的这种投资局面让我无所适从,我也不希望去玩一种自己根本不懂的游戏,就可能让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起来的声誉都毁于一旦,我不如趁现在急流勇退为宜。
巴菲特认为人最关键的要坚信自己的判断,要保持镇定,不要临阵慌乱,尽管这一说法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人们并没有每天都得到自己所住房子的报价,而大多数人都会住得心安理得,并不会因为害怕房价而失眠,巴菲特就是这样看可口可乐的。
规模vs回报率
我宁愿要一个投资规模仅为1000万美元,而投资回报率高达15%的企业,也不愿经营一个规模大到10亿美元,而投资回报率仅为5%的企业,我完全可以把这些钱投到回报率更高,高的其他地方去。
关于信息桥梁(2019年,我们习惯称之为“流量垄断”)
巴菲特一直很想拥有一家在某个城市占主导地位的报纸,他认为如果能拥有一家这样的报纸是很美妙的一件事情。
一份这样的报纸就像是城市人之间唯一的沟通桥梁,任何人想要从桥上过都得付过桥费,在一家报纸占据垄断地位的城市里,所有的广告商都只能找着一家报纸来做生意,他其实垄断了城市的,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高广告费,这样一来,报纸享有一种受到保护的特经营特权。
关于信念和决心
有人说等到局势明朗了以后再出手吧。难道有人会在市场契机到来之前提前提醒你吗? 人们丧失的不是理性与智慧,而是格雷厄姆所说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按照自己的信念百折不挠,一路往前走的决心。
巴菲特不断提醒华盛顿邮报公司的高层,企业规模并不是最终目标,股东的高回报才是致力于争取的目标。巴菲特说,一个投资者在投资股市时,应该记住自己手里拿着一张终身使用的计次卡,每次他买入一只股票就相当于在卡上打了个洞,当这卡上已经有20个洞时,他此生就不再做更多投资了,显然投资者要对每只股票进行仔细甄选,并挑出其中值得投资的潜力股。
巴菲特介绍了自己评价股票的方式,就像他评价一个企业一样,他寻找的是自己能够深入了解的公司,他对短期套利交易不感兴趣。
对通货膨胀的看法
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投资于那些对通货膨胀抗跌性强的公司,公众认可度高的消费品,可以随着通货膨胀而提高价格。
对管理层的不满
巴菲特对有些首席执行官经营业绩不理想就偷梁换柱的做法感到很愤慨,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他们就采用一种弹性更大的评估体系。也就是说他们先把箭射到一个白色的肩膀上,然后再把心按照箭头所画的位置画上去,他们用这样的办法来向股东交差,许多首席执行官的经营目标,并非公司经营效益的最大化,而是报告数字的最优化。
简单
他做事不会拖拖拉拉的。常常有人忍不住问巴菲特,事情就这么简单吗?问题的答案是他有化繁为简的能力。
尽管他的公司已经跻身财富全球500强了,但在80年代中后期总共只有11名员工,公司这种简单的风格是巴菲特特意安排的,以使机构尽可能风格简约。如果他雇了一层楼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肯定会自己找点可做的买卖,如果他聘请律师,毫无疑问他们就会找人打官司。一个机构精干的组织会把时间都花在打理业务上,而不是花在协调人际关系上。
他认为他们所做的许多工作都是不必要的,他不喜欢拖拖拉拉的,办事方式也不喜欢像拉锯战一样讨价还价,他的谈判风格是想好一个价格,要么成交要么走人,不过他一旦决定就不改变初衷。
可口可乐属于那种简单的公司,它拥有提价能力和护城河,这正是巴菲特喜欢的那种类型。
喜欢做好公司和好团队的避风港
巴菲特在他的报告中常常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比作一个避风港湾,对于合适的行业和合适的人,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
差行业要尽快脱身
价纺织业其实是个无底洞,如果单看每家纺织企业的情况,似乎每家企业的投资决策都是有效而明智的,但如果考虑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些所谓的效益就被抵消了。投资是不明智的,就像在观看游行时,人人都踮起脚尖,以为能多看到点什么,其实什么也看不到。
不值得干的事就不值得好好干。
有许多管理者因为经常干涉下属的微观管理而给自己惹了一身麻烦,巴菲特大胆放手的做法反而使他避免了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博希尔哈撒韦确实是一个很极怪的集团,他根本不像一个现代组织。
现在社会是个专业化的社会,人们对专业化万分狂热,这个现代社会人满为患的现象日益严重,主要原因是历史学家,橄榄球,教练和首席执行官都害怕承担责任,甚至不敢拍板作出重大决策。
有效市场理论的陷阱
巴菲特的职业原则是,理性的分析是挑选股票的前提条件(尽管很难且带有主观性),有时候一些股票的价格往往会低于他们的实际价值,精明的投资者只要买入就能获利。
与巴菲特的这种投资理念不同,很多人提出一种看似简单,却有迷惑性的理论叫有效市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论在什么时候,一个公司所有的公开信息都可以从它的股价中体现出来。
在这种理论体系下,股票交易商就扮演了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
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如果市场是随机的,那么投资就是在碰运气。
平静与孤独
在投资生涯中,巴菲特总会在牛市局面下焦躁不安,他会对缺乏机会而感到忧虑,甚至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发展担忧。
巴菲特是个非常理性的不可知论者,很少麻痹自己,他有一种要证明自我存在价值的激情,他喜欢的不是单纯的赚钱。
巴菲特会独自一人呆在书房里,既没有顾问也没有随从,他坐在发黄的报纸和附近的照片前,静静地享受爱默生式的恬静与孤独。巴菲特想要超越金融界,获取更大意义上的成功,他说他最喜欢的持股时间是“永远”,这让华尔街内外都大为吃惊,现代人的字典里还没有永远这个词,通常它只是小说或童话中的字眼。
以上是我的简单摘录,想了解更多,推荐阅读原书《巴菲特传》。
余果
一个产品设计师。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