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果的博客

2019年终总结

Introduction

user

余果

一个产品设计师。了解详情


Featured

2019年终总结

余果 总结

今年春节去了欧洲,是去年底开始策划的,路线是: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瑞士(因特拉根)——巴黎,了却一个心愿。4月作为腾讯设计代表去台北校招,当时写的总结:《ISUX走进纽约与台北高校》。5月,去日本高松,体验濑户内国际艺术祭。10月,利用国庆假去澳大利亚自驾。

印象比较深的城市首先是罗马。如果把欧洲历史和文化相关的词汇做拓扑图,可能罗马就是中心。它是一个城市,是一个帝国,是一段历史,是一种风格,是一种字体,是一个电影,是一段神话。它出现在的每个品类中,都以独一无二的傲然姿态展现出来。

还有佛罗伦萨,我最喜欢的城市,很美好的艺术之都。我们现在常说艺术是美的,金钱散发铜臭,但文艺复兴的起因其实就是美第奇家族有钱,非常非常有钱。我喜欢的《君主论》的作者马基雅维利也在佛罗伦萨,竟然还跟达芬奇有交道。这样一座小小的城,汇聚了各种历史上的伟大思想,沉淀了那么多伟大作品,令人敬仰。

今年去的几个地方,包括意大利、法国、台北、香港,都有各自的美好,但也突然发现这些印象中发达的地区,已经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了。不论是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上都是。他们成功的方法论,一下子就不奏效了。

身处在深圳,一直以来都觉得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努力是理所当然的,搏命是理所当然的,快节奏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看了那些休闲的地区,看来不是所有的社会都有同样的目标。

从事业的角度,2019年对我是一个重大转折,7月告别了工作9年的腾讯,加入新公司。现在写总结,好像7月之前的事情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之前。

我对工作的价值判断挺像稻盛和夫、宫崎骏、山本耀司、村上春树这些老派工作狂。他们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自己做工作室,或者是独立创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没有彼岸”。

“没有彼岸”的观点是说人生不是度过一条宽阔的大河,然后就达到了美好的彼岸。不是现在努力工作,50岁就可以退休。不是现在争取到一个“大师”头衔,然后就能破解所有棋局。

人生其实是一直在往前走、往上攀的过程,即使被世人认为是顶级大师,也仍然有疑惑,有好奇,永远不会洞若神明。

我觉得人生最快乐的阶段就是能够对社会产生价值的这段时间,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充满希望,能够帮到他人。如果每天垂头丧气,浑浑噩噩,期望上班只是挣钱,然后通过“消费”、“旅游”甚至“退休”来犒劳自己,那是舍近求远。

可以说,我首先想追求的就是思维的挑战。我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写过,“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为重要。”

我一直就是这样觉得的。前段时间写的“关于停滞和迷茫,我怎么看”中,我写过,如果一个工作总让我会觉得困难和迷茫,这反而比那些不需要我思考的工作更能吸引我。

第二,我想获得“搏命”的乐趣。当然不是真的搏出性命,而是为一件相信的事业全情投入。

我们的社会对在运动场上竞技的选手有相当高的评价,但在工作上拼命表现、时常加班的人却被冠以“工作狂”之名。大多数人有这样的偏见:运动竞赛有益身心,工作则是一种无趣但必要的恶。——《格鲁夫给经纪人的第一课》

有些人能找到全情投入的兴趣爱好,这很幸运。不过更幸运的是找到值得全情投入的工作。

山本耀司认为“退休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在《做衣服》里有一句话叫“以命相抵,制作服装”,他描述了自己死去的理想状态:“当我在做衣服时,我突然倒下”。

第三,我工作快十年了,一路做过挺多转型,从一开始的工程师,到设计组长,到产品总监。有时候在变化的过程中感觉很茫然痛苦,想为什么要不停去深水区试探未知?最适合我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呢?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呢?

其实“人设”就是一种杂念。它束缚你的腿,让你忘了怎么走路,迈腿前一直在想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就像你做事情总想符合别人的期望,那就会反而什么也不会了。

现在我没有杂念,就只考虑什么是最想做的,如何做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禅修中的概念,意思是初学之心。整句话的意思是,保持一颗初学者的心,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初衷是最初的心愿,二者含义完全不相同。“不忘初心”的场景滥用,以至于很多人理解错了,理解成了“不忘初衷”。现实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才能到达始终,“不忘初衷”是到不了始终的。

我的初心就是不断适应变化,做一个解决问题的人。2013年的博客文章“那个什么都懂的家伙”里,我就坚定了这种想法,到后来写《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后来负责产品设计,都是基于这个“初心”。

现在我删除了很多APP,保持首屏是空的,只通过iOS的搜索功能来找APP。我减少50%的二手信息(比如解读、或“如何看待”之类的问题),多读原始信息,并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思考事件的本质。

第四,人在追求更大的成功时,终究会遇到一个自己不再胜任的挑战。有些人就说,钱是赚不完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还不如多花时间陪陪家人。

同样的逻辑还有:无论你如何努力,你在宇宙中终究还是尘埃,你对世界的影响在你死去后都会归于无,还不如不要追求改变。

这样的逻辑推理是:因为不是人人都能一路攀登,到达顶峰,所以大家就应该在山脚下就躺下。

有一次读到一首很打动我的诗,是里尔克《观看的男人》,里面这样讲:

我们战胜的,都是渺小的,

结果本身也是我们渺小。

永恒与非凡之物

不欲被我们玩去。

……

胜利不会对他发出邀请。

他的成长乃是:成为卑微的战败者,

败于越来越大之物。

在我看来,挑战本身就是奖赏。

其实读书是自己的享受,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是在豆瓣上越多标记就越博学(本质上还是人设)。因此会把一些读过的旧书翻出来重新看,好看地留下来,不好看的就送出去。

好书看第二遍比第一遍更有感悟,这是值得重复读的书单推荐:

《独裁者手册》、《邓小平传》、《活法》、《思考的技术》、《原则》、《过劳时代》、《格差社会》、《每周工作四小时》、《活出生命的意义》、《咨询的奥秘》、《精益创业》、《破茧成蝶2》

此外读到一些还不错的新书,也按顺序推荐:

《发现利润区》、《简朴的哲学》、《毛选》(才看到第一卷)、《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格鲁夫给经纪人的第一课》、《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麦田里的守望者》、《清单革命》、《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执行》、《增长黑客》、《白垃圾》、《乡下人的悲歌》、《我在底层的生活》、《民粹时代》、《极简》、《对赌》、以及一些杂书

今年读书大概一半在kindle里,一半是纸书。以后可能kindle比例会继续增大,只要有kindle版的都会直接购买,很方便携带和随时看,笔记部分也容易快速翻阅。

王小波在《人性的逆转》里写道:“有人追求快乐,有人追求痛苦。有人追求智慧,有人追求愚蠢。”

人应该追求智慧,这对西方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道理。但是中国人却说“难得糊涂”,仿佛是希望自己变得笨一点。

我很幸运,仍然努力追求智慧,追求意义。希望2020不忘初心,能取得一些值得一提的小成就。

user

余果

一个产品设计师。 了解详情